大陆市场蝴蝶兰 将有20%“兆翔花卉造”
种苗研发推广中心投入使用,产能扩大4倍,公司将由此步入高科技、外向型发展的快车道
本报厦门讯 (记者 刘婷婷 通讯员 吴琦) 6月21日,兆翔花卉蝴蝶兰种苗研发推广中心(下称:组培工厂)顺利投入使用。这一最高产能可达600万株的组培工厂将使兆翔花卉获得发展种苗产业的关键能力,喻示着公司完成了完整自产业价值链的打造,由此步入高科技、外向型发展的快车道。
市领导盛赞:“这是真正的高科技”
“这是真正育繁推一体化的高科技,单位面积产值非常高”,21日上午,在组培工厂的光培室里,带队前来参观的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州连连称赞,“厦门的农业生产商都要像兆翔花卉一样,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种苗产业。”
据了解,种苗是农业产业最具科技含量、附加值最高的环节。目前厦门市尚没有大规模的花卉种苗生产设施,组培工厂项目的建成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全省最大最先进:年产600万株瓶苗
走进组培工厂,首先要穿上鞋套,步入风淋室、臭氧杀菌室接受全身上下的消毒除菌,严格的程序让人恍若置身于高科技制药或电子工厂。
兆翔花卉组培部副经理苏勇波告诉记者,组培生产过程中,苗体在密封的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培养,如果混入细菌,在高养分的条件下细菌将会大量繁殖从而吸收瓶中的养分,造成蝴蝶兰苗的死亡。因此高洁净度将降低培养过程的细菌污染,有助于提高产品产出率。据介绍,组培工厂中的光培室和接种室的净化级别分别为十万级、万级,均达到了医院大部分手术室的净化水平。
不单是净化标准高,这个位于厦门机场翔云二路汇通中心1-3楼的组培工厂,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仅装修改造、净化工程、设备购置等投入就达1000多万元,配备了生物晶片病毒检测套组、高压灭菌锅、灌装机、超净工作台等高端设备。组培工厂一层为培养基配置、灌装、灭菌车间;二层为实验室、接种室和光培室;三层为光培室。
“这是厦门市目前唯一的大型组培工厂,全国类似规模的工厂不超过10家,”兆翔花卉公司总经理刘亚军说。据介绍,蝴蝶兰从诱导扩繁到开花上市大概需要4年时间,组培工厂预计可于2013年实现量产规模。届时,公司年产蝴蝶兰瓶苗产能将扩大4倍,达到600万株,预计可占领中国大陆20%的市场份额,成为福建省最大、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蝴蝶兰种苗供应商。
做大做强产业链 推动花卉产业发展
组培工厂投产后,兆翔花卉蝴蝶兰项目将形成一条涵盖研发、组培、栽培、催花各环节,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自产业价值链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从花卉栽培商向种苗供应商的成功转型。公司拥有了瓶苗、出口兰苗、国内销售中苗、开花株等行业所有产品形式,具备了批发、零售、代工、出口等行业所有获利手段。
连月来,兆翔花卉组培工厂即将投产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近期已有4家台湾育种商和2家花卉出口商,分别与兆翔花卉签订了品种合作开发、出口业务合作协议,合作开发新品种20余个,已成功实现对欧洲和韩国市场的批量出口。
刘亚军表示,组培工厂建成后,公司将继续秉持严谨、优质、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服务客户成长,促进行业发展。一方面公司将以超过行业正常变异部分全额成本赔付的理念,解决后端栽培企业的种苗后顾之忧,做大做强产业链;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更多、更优的新品种引领行业品种流行趋势,推动产品升级,创造更大市场需求,促进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闻资料:“组培”即植物组织培养,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完整植株的技术。组培出来的植株具有一样的基因遗传系统,类似于动物的克隆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