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10月27日第3版 http://www.xmnn.cn/dzbk/xmrb/20101027/201010/t20101027_1601213.htm 本报讯(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林姗 陈云平 洪顺意)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近日,五通码头客运综合楼改扩建二期工程正式动工。预计明年下半年完工后,码头保障能力将达到年100万人次以上,通过流程优化,甚至可达200万人次。这个保障能力将能满足目前码头日益增长的旅客流量。 五通码头原设计年吞吐量为5万人次,候船楼面积6004平方米,在2009年8月完成扩建一期改造后,面积扩大到了7000平方米。但在遇到大的旅行团队进出时,码头现场场地、环境及配套依旧不堪重负。 据统计,2010年来,五通码头每天船班12班,月吞吐量已经超过4万人次,预计2010年码头年吞吐量将达到50万人次,远远超出了现在候船楼的设计能力。 据悉,改扩建工程将在现有候船楼的西侧“复制”一个略大的候船楼,新增建筑面积约10500平方米,完工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约17414平方米。负责五通码头运营的厦门空港海岸公司负责人说,“届时,新候船楼将成为旅客出境大楼,原本的一期候船楼则作为旅客入境大楼。”
《厦门商报》10月27日A5版 http://www.xmnn.cn/dzbk/xmsb/epaper/html/2010-10/27/content_265098.htm 商报讯(记者 周湘瑜 通讯员 林姗)近日,五通码头客运综合楼改扩建二期工程正式动工。预计明年下半年完工后,码头保障能力将达到年100万人次以上,通过流程优化,甚至可达200万人次。 五通码头原设计年吞吐量为5万人次,候船楼面积6004平方米,在2009年8月完成扩建一期改造后,面积扩大到了7000平方米。但在遇到大的旅行团队进出时,码头现场场地、环境及配套依旧不堪重负,主要体现在现有客运综合楼候船大厅面积不足、联检通道数量有限、高峰时段候船大厅拥挤、通关缓慢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五通码头进一步提高接待和保障能力的瓶颈。 而根据统计,今年以来,五通码头每天船班12班,月吞吐量已经超过4万人次,预计2010年码头年吞吐量将达到50万人次。相关负责人介绍,五通码头改扩建二期工程完工后,保障能力最高可扩大40倍。 据悉,改扩建工程将在现有候船楼的西侧复制一个略大的候船楼,新增建筑面积约10500平方米,完工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约17414平方米;同时,结合扩建,海岸公司将完善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并通过重新流程改造,重新规划设置进出通道和候船区域等。 “届时,新候船楼将成为旅客出境大楼,原本的一期候船楼则作为旅客入境大楼。”负责五通码头运营的厦门空港海岸公司负责人表示,扩建完成后,码头可轻松实现年吞吐量10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通过流程优化,有望扩大到200万人次。厦门空港海岸公司表示,为能更方便旅客往来两岸及衔接两岸航班的需求,很多旅客和船公司经常要求增加五通码头的船班和船班密度。 据悉,五通码头目前每天有6进6出共12个船班,每天经码头往返厦金的旅客平均已超过1500人次。根据厦门市远期规划,将逐步增加五通码头的船班,今后厦门至金门的水上航线将主要由五通码头承担。
《东南快报》10月29日A36版 http://digi.dnkb.com.cn/dnkb/html/2010-10/27/content_133058.htm 本报讯(记者 林晓琪 林野 实习生 林梅林 通讯员 刘婷婷 林姗)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近日,五通码头客运综合楼改扩建二期工程正式动工。预计明年下半年完工后,码头吞吐量将达到年100万人次以上,通过流程优化,甚至可达200万人次。 五通码头原设计年吞吐量为5万人次,候船楼面积6004m2,在2009年8月完成扩建一期改造后,面积扩大到7000m2。但在遇到大的旅行团队进出时,码头现场场地、环境及配套设施依旧不堪重负。 据统计,2010年来,五通码头每天船班12班,月吞吐量已超过4万人次,预计2010年码头年吞吐量将达到50万人次,远远超出了现在候船楼的设计承载能力。 根据厦门市长期规划,将逐步增加五通码头的船班,今后厦门至金门的水上航线将主要由五通码头承担。 改扩建工程将在现有候船楼的西侧复制一个略大的候船楼,新增建筑面积约10500m2。完工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约17414m2;同时,结合扩建,海岸公司将完善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并通过流程重新改造,重新规划设置进出通道和候船区域等。 负责五通码头运营的厦门空港海岸公司负责人表示,届时,新候船楼将成为旅客出境大楼,原本的一期候船楼则作为旅客入境大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