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翔业集团:为特区插上腾飞之翼
发布时间:2022-01-07
 

集团深度推动产业生态圈构建,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

厦门机场T4航站楼

从2007年初启动选址工作至今,厦门新机场历经立项、环评、审批等环节,终于在今年1月4日全面开工。作为厦门新机场的塑造者,这一刻对翔业集团来说,是载入史册的日子。

亲历过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浪潮中的艰苦创业与经济腾飞,翔业集团拥有与特区共同成长的光辉历程,并成为彼此的见证。

回首来路 步履铿锵踏歌行

在特区建设之初,渔火薄田、交通闭塞,敢为人先的特区人不畏艰难,坚持到底、执着奋进。翔业集团的成长足迹,正是秉持“执着”与“坚持”,一路走来。

1983年,厦门机场建成通航后,历经民航厦门站、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发展阶段。1995年1月1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更名为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翔业集团的前身。

上世纪80年代的特区奏响了飞速发展最强音,也带来了客货流的激增,通航刚6年的厦门机场迎来饱和。彼时的厦门机场以不到2亿元的总资产,撬动了23亿元的厦门机场二期扩建,率先提出并实践了“依靠客流、货流两大资源带动机场多元化发展”的主张。通过挖掘和共享机场资源,航空港集团在探索中完成了产业架构的第一轮优化,奠定了集团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航空港集团遵循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带领厦门机场取得了国内多个第一:第一个自筹资金大规模扩建机场、中国民航机场领域第一个发行股票、第一个采取商业并购方式重组机场、第一个十年内8次获民航服务最高奖……1998年,航空港集团首次实现非航空业务收入超过航空业务收入,成为国内第一个非航业务超过50%的机场集团。

品牌元年 创新转型再飞跃

随着航空港集团业务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壮大,集团品牌地域和行业属性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重新布局、谋划前行迫在眉睫。2012年1月1日,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正式更名翔业集团,寓意“事业翔飞”。

双轮驱动、连环提升、数字转型、平台发展……翔业集团着力打造专业化核心竞争力,以协同化强化竞争优势,为未来发展提供专业化及协同化的双轮驱动,使得整体竞争力在双向互动中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数字化驱动带来组织、管理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在产业发展规划中,以资源禀赋优势和协同效应发挥原则,明晰了专注发展包括机场(码头)、酒店、供应链与物流等产业在内的8大细分产业。

此后,翔业集团大力实施复合品牌战略,倾力打造的元翔、佰翔、万翔、兆翔四大旗下品牌齐头并进,多元化经营有声有色,集团业务再次腾飞。

  第三次创业 开启发展新征程

作为全市4家国有资本投资经营公司试点之一,翔业集团积极试水,从“致力于成为持续推动以客货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进步的企业集团”到“致力于成为机场(码头)、酒店、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现代化、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集团”,翔业集团进一步明晰定位。

厦门新机场建设和福州机场二期扩建两个重点工程获批开工,翔业集团的总投资超过了600亿元,这标志着翔业集团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再次站在战略制高点。

如今的翔业集团,以投资建设经营厦门、福州两地机场为抓手,围绕着“双轮驱动、连环提升、数字转型、平台发展”的战略主导原则,深度推动产业生态圈构建,提升专业化投资经营能力。

尽管发展战略在不断调整,但翔业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担当的初心不变。新冠疫情发生后,翔业集团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旗下全业务链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守住了疫情防线,实现“零”感染,为厦门乃至福建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厦门机场T3航站楼

品牌口号

翱翔天际,鸿业远图

品牌愿景与使命

成为客户导向的现代服务业标志性品牌

品牌核心价值

欣喜体验、感恩包容、坦诚共赢

【标识释义】

红色寓意翔业集团如东升旭日,充满希望和活力;三个蓝色几何图形,象征着停在机坪上的机群或飞机起降的轨迹,也寓意着集团庞大的产业集群。

【集团简介】

翔业集团立足于发展以客货流服务为主导的关联产业,深度开发并合理配置资源,着力打造机场(码头)、酒店、供应链与物流、置业、食品、快线、建筑智能以及传媒等八个产业;创新体制,稳健经营,各项业务正逐步在相应行业及区域形成主导地位。

【荣誉榜】

●连续13年入围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

●连续5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

●连续15年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福建省首家获评中债资信AA+级别,厦门市第一家获得AAA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的企业集团,是福建省主体信用等级评级最高的企业。

来源:厦门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