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翔业集团深化党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图为厦门新机场效果图。(本版图/翔业集团 提供) 
翔业集团举行“党旗下的讲述——翔业传承课”主题教育沙龙。 深化党建引领,助力特区腾飞。翔业集团从1983年一个小航站起步,发展成为如今的跨地域、关联多元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翔业集团始终走在民航改革的前列,创造多个行业“第一”,集团发展过程积淀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理念和实践已成为集团的发展基因。 党建引领 构建“两服务”党建工作平台 翔业集团党委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不断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上探索、实践、总结、优化,找出符合企业自身行业和产业特点、真正务实高效的党建工作路子。通过搭建“两服务”(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党员)的党建工作平台,构建“两服务”党建工作的“四条主线”和“八个工作体系”。 “四条主线”(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全体员工;党组织、党员和全体员工服务客户;党组织、党员和全体员工服务集团发展)明确了“两服务”工作平台的方向。 “八个工作体系”(党建考核体系、党建品牌体系、全员学习体系、干部管理体系、志愿服务体系、民主管理体系、玻璃屋监督体系、企业文化体系)构成对党建“两服务”工作平台各项工作的有力支撑,形成集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密切融合的工作标准体系。从而打造新时代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把握机遇 多维度实现更深层次变革 38年来,翔业集团总资产增长上百倍,利润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非航业务收入比重超90%。集团始终坚持以客货流为主导的关联多元化发展,深度开发并合理配置资源,如今已经形成以机场(码头)、酒店、供应链与物流为主导产业,置业、食品、快线、建筑智能、传媒等为配套产业的八个产业布局,以及各产业相互支撑、协同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翔业集团“生于特区、长于特区”,在探索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在企业管理上勇于求新求变、锐意进取。在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调整,形成了以集团公司为投资中心、旗下各独立法人公司为利润中心、各职能部门为成本中心的战略管控型模式,在激发成员公司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集团关联多元的产业优势。 在选人用人方面,翔业集团20多年来所有管理干部都实行任期制与全员招聘制,实现干部队伍能上能下,形成竞争性选拔的良好氛围。同时,集团积极引进外部优秀职业经理人,从干部选、用、育、留的市场化、行业化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集团职业经理人机制深化。 翔业集团2019年被确定为我市四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之一。与此同时,集团旗下厦门新机场建设与福州机场二期扩建两大重点项目相继获得批复,翔业集团迈入第三次创业新征程。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将有利于集团“纵向一体、横向协同”的关联多元化产业格局打造。为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集团职能部门进行了相应的定位调整,不断提升专业化和价值创造能力。 厦门新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大型机场,本期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的目标进行设计,将新建2条远距跑道,新建5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96个机位的站坪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福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按照2030年旅客吞吐量3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5万吨、飞机起降27.7万架次规划设计,将在现航站区东侧新建面积为25.5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一条4F级跑道,新增站坪机位60个。两个机场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预计2025年全面投入使用。翔业集团将以党建为引领,把握机遇,借助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和机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从组织、系统、发展模式到增长方式实现更深层次的变革。 彰显担当在大战大考中发挥顶梁柱作用 在抗击“莫兰蒂”台风、金砖厦门会晤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翔业集团闻令而动、勇担重任,在大战大考中充分发挥国企顶梁柱作用,彰显责任担当。 2016年9月15日凌晨,“莫兰蒂”台风正面袭击厦门。暴雨让厦门机场停车场大量积水,强大风力导致厦门机场围界倒塌严重,T4航站楼金属屋面损坏,翔业集团旗下元翔厦门空港迅速调配人员进行抢险抢修。同时,面对大量航班延误,旅客滞留严重的问题,元翔厦门空港全力疏导,做好不正常航班保障工作,台风过后仅7个小时,厦门机场就恢复通航,创造“厦门机场速度”。 2017年9月,金砖厦门会晤举行。翔业集团经过历时11个月全面、系统的筹备保障工作,做到安全运行零事故、精准保障零差错、优质服务零投诉,圆满完成此次保障,并得到了外交部、公安部、民航局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翔业集团积极履行国企责任与担当,精心组织部署,旗下机场、快线、酒店、洗涤、置业、物业、冷链等单位,从旅客入境、转运、分拨、隔离住宿接待到布草洗涤以及保障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全链条做好“人物同防”,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神经末梢”,很好地守住了疫情防线;集团内部实现“零”感染,为厦门乃至福建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贡献。翔业集团旗下元翔厦门空港、元翔福州空港等单位获得“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抗疫先锋企业”等称号。翔业集团积极推动全面复工复产,探索疫情常态化新发展路径,即使在疫情冲击下,仍是全国少数几个能够实现盈利的机场集团之一,这正是集团多年来高品质经营发展的累积和硕果。 翔业集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帮扶共建工作,建立扶危济困的长效机制,不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彰显国企形象。自1995年至今,累计投入慈善公益事业7000多万元。集团先后注资超过1500万元成立翔业爱心基金会,助力发展相对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教育事业,开展爱心图书室捐建、悦读大篷车入校、起跑线之旅、乡村教师培训等系列公益活动,行动覆盖福建、西藏、甘肃、新疆等多地,共有超过10万名乡村小学师生受益。 【声音】深化党建引领 做强做优做大 翔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新阶段,也是集团第三次创业关键的五年,是集团整体实力实现新跨越的五年,我们将深化党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当下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聚焦主责主业,将厦门新机场打造成中转最便捷、最具商业活力和人文体验的区域性航空枢纽,将福州机场打造成国家“海丝”门户枢纽、国内一流枢纽机场,助力全省、全市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打造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和更优质可靠的产品,助力全省、全市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提升两岸人员往来便利度,助力全省、全市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展望】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 随着厦门新机场建设和福州机场二期扩建两个重点工程的推进,翔业集团正式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翔业人将进一步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以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立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定位和厦门新机场建设、福州机场二期扩建两个重点工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厦门乃至福建、国家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翔业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做出翔业人应有的贡献。 【点击】 十项“首个” ●第一个利用国外贷款建设机场。 ●第一个实施机场属地化管理。 ●第一个自筹资金大规模扩建机场。 ●第一个行业内发行股票,成立中国民航第一家上市的机场公司。 ●第一个牵手台湾民航界,成立空运货站。 ●第一个采取商业并购,重组福州机场。 ●第一个开放第五航权,开辟越洋航线。 ●第一个行业内中外合作办学,成立中新学院。 ●第一个非航业务收入超过50%,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第一个十年内8次获民航服务最高奖。 【荣誉奖项】 ●2006年获评“厦门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第一名”。 ●2009年起蝉联“全国文明单位”。 ●2010年起蝉联“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2021年集团品牌价值360.37亿元,位列201位。 ●厦门市第一家获得AAA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的企业集团。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陈雅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