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杠杆运用要适应企业的现金回流周期
发布时间:2024-01-25
 

近日,电商行业中一家颇具竞争力的民企倒闭了,非常令人可惜。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企业杠杆的运用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这家企业在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也受到了市场的一定影响,但却没有倒下。2023年疫情全面放开,线上销售反倒不佳。由于对2023年消费市场期待过高,该企业在2022年底加杠杆超往年规模采购货物,而实际情况是,行业普遍对2023年销售预期看好而在年初提前囤货,第一季度过后各品牌商发现线上消费不及预期,便各种促销降价。该企业未能及时调整线上销售策略导致存货周转天数拉长,经营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而上游供应商的结算政策又比往年趋紧。屋漏偏逢连夜雨,该企业有一项可以带来经营净现金流入的优质业务在2023年第二季度流失。面对运营资金严重不足的不利局面,该企业仍然坚持既定毛利销售策略,未降价促销,上半年现金周期达到174天,比2022年增加了15天。未能在第一时间断臂求生,主动缩减营业规模,暂停开拓新业务,减员增效,盘活流动资产;也未能放弃部分股权,及早推行员工持股或引入长期资金,而是采用了短期高息民间借贷来解决长期资金缺口,最终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布解散。

从投融资角度分析,该企业本身资本实力不足,缺少长线资金。正常的思路是应该聚焦最有市场竞争力的主业,先有一定的盈余积累,或者是拥有足够的低成本资金渠道后,再考虑扩大经营规模或开拓新业务项目。做长期投资之前,应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测算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及现金回收期,有相对应的长线资金后,再进行项目投资。

2020年下半年该企业因受新冠疫情及市场降价竞争的影响,已经在战略上做出调整,降价处置部分滞销货物,退出一些占用资金较多且没有竞争优势的经营品牌,腾出资金用于采购可以快速周转并获利的主营货品。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继续保留需要市场培育过程、在供应链上游需要沉淀较多资金的自营品牌业务,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从企业长远计,保留自营品牌的策略并没有错,但是在企业脚步变重,现金周转变慢的当下,企业不应该采用高于自身盈利能力的高息民间借贷来解决长期资金的短缺问题,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回归到财务层面,企业的杠杆运用要适应企业的现金回流周期,要做好短期、中期及长期资金的压力测试,多安排一些资金的安全垫,未雨绸缪,提前准备适配的资金渠道,以保证企业能够挺过寒冬,迎来春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