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通讯员 田星)为进一步发挥劳模和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福州市总工会命名表彰了一批“福州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元翔福州空港周林劳模与工匠创新工作室”获此殊荣。 “周林劳模与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5月27日。工作室项目领衔人周林,中共党员,曾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劳动模范”,并于2023年当选为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工作室星光熠熠,主要成员滕晓飞曾荣获福建省“金牌工人”称号;成员吴金碧、陈静文也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摘得福建省“巾帼标兵”荣誉;张士涛、孙明慧、李海平更是全国、华东安检技能比武大赛中的佼佼者;其他成员亦在各自领域中大放异彩。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颗璀璨的星,共同谱写着工作室辉煌的篇章。 工作室分设四个小组:安全攻关小组(AAG)、服务创效小组(SCG)、员工关爱小组(ECG)、精益创新小组(LCG)。安全攻关小组致力于创新安全管理思路,变说教为引导,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创新培训模式,深化“三基”建设,夯实安全根基。服务创效小组不断探索,持续改进,深入挖掘服务痛点、难点问题和旅客建议,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旨在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管理培训小组提出“感知团队温情,传递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举办兴趣小组课堂、生日月送祝福等活动,建立健全员工关爱机制,增强员工的向心力与归属感;精益创新小组聚焦从6S到经营方法改善再到精益项目研发,共同推进项目改善,结合新技术,助力团队可持续发展。 工作室成立2年来,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团队顺利保障了两会、数字峰会等特殊检查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与肯定;查获危险违禁品35589起,培养了中高级安检员89人次,输送了班组级以上管理干部3名;收到旅客赠送锦旗4面,表扬信30封,同时还先后完成了《提高X光机检查员的培训效率》、《提高团队旅客过检效率》等3个精益项目,其中岗前培训“超常唤醒”考核系统广泛好评,并在部门推广。 未来,周林劳模与工匠创新工作室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打造更加高效协作的团队,成为元翔福州空港安全生产的“吹哨人”、技术创新的“催化剂”、人才培育的“孵化器”、高质发展的“助推器”;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凝聚全员智慧和力量,为元翔福州空港高质量发展贡献安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