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厦门日报》8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翔业爱心基金会起跑线计划项目相关情况,详见: 

新闻链接:http://www.xmnn.cn/dzbk/xmrb/20130402/201304/t20130402_3212715.htm 厦门日报8版头条 (文/记者 徐景明 图/记者王协云)书,是启迪之窗、是心灵之汤。现在,厦门的一家国企——翔业集团,拿出1000万元开设基金,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300所贫困地区的小学建立“翔业爱心图书室”。 ■钱从哪来? 1000万元,是翔业集团在企业运营中,一分一分省下来的。去年翔业集团更名,没办任何庆典;企业相关经费,也纷纷压缩、节省,汇聚成这“千万爱心” ■用到哪里? 这些小学,涵盖厦门、福州、南平、龙岩、漳州、泉州六地,都是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条件较差的学校 ■如何申请? 基金会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学校和爱心志愿者。需要资助的学校,或者有意愿入校当志愿者的网友,可通过新浪微博@厦门翔业集团,或拨打翔业爱心基金会热线0592-5708285报名 >>>捐助锁定偏远、条件差的学校 3月30日,在厦门图书馆,首批获得翔业爱心基金“起跑线计划”援助的70所小学的孩子们,看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几乎挪不开脚步。“很喜欢看课外书,可是我们学校的书太少了。”一个略显害羞的孩子小声对记者说,“真羡慕这里的同学们。” “这几年,我们到一些贫困山区的学校,发现很多校舍硬件都已改进了很多,在问寄宿的孩子们周一到周四的晚上在学校都干些什么时,孩子们的回答是大部分时间只能看课本,因为其它课外读物较少”。翔业爱心基金会人员补充说。 正是发现学生们的渴求,翔业爱心基金会将“书”作为爱心公益的核心内容。70所小学,涵盖厦门、福州、南平、龙岩、漳州、泉州六地,都是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条件较差的学校。 “开拓视野、增长学识,相对于条件不好的地方和贫困家庭来说,书,是最优的途径。”翔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翔业爱心基金会理事长方弘哲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称之为‘起跑线计划’,希望能通过这个活动,缩小城乡儿童阅读差距,提供一个真正公平的起跑线。” >>>千万基金自主筹备、管理 注资1000万元成立的“翔业爱心基金会”,是省内第一家由国有企业出资注册并自行运营的非公募基金会。“自筹资金、自行管理,让捐资助学变成纯粹的企业战略公益项目。”方弘哲说,1000万元的基金做不了太分散的事情,为主做“爱心图书室”,其它方面的如抗震救灾、敬老扶贫、资助贫困大学生等公益援助,都不占用这笔资金,今后企业再发展,还会不断地投入。 这1000万元,是翔业集团在企业运营中,一分一分省下来的。去年翔业集团更名,没办任何庆典;企业相关经费,也纷纷压缩、节省,汇聚成这“千万爱心”,帮助孩子们“启迪心智,放飞梦想”。 事实上,翔业集团的爱心之举,早在若干年前就已“起跑”——1996年,当时的航空港集团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在华安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走进去”+“走出来” 开拓孩子视野 “看书的时候,不要着急翻开,先看看封面和书名,想一想如果我来写这本书,我会怎么写,与作者先开展一番精神交流”,30日下午,在“翔业爱心基金”厦门之旅的首站,儿童文学作家唐池子向孩子们传授起阅读心得。孩子们热烈地与池子姐姐互动,结成了“死党”。 “除了看到池子姐姐,这次来厦门,我还有很多‘第一’,第一次看到飞机,第一次体验科技馆,第一次到厦门大学,第一次看大海,回去后我要把这些统统写进作文里,”龙岩漳平双洋镇温坑小学的谢歆妍在结束“厦门之旅”后开心地说。 据悉,“翔业爱心图书室”还将通过“走进去”——定期到山区的孩子中间,组织有特长的志愿者开展阅读讲座、兴趣艺术课堂等;“走出来”——邀请山区的孩子到城市来,与专家活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高校等,有效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拓宽视野。 >>>精挑图书持续激励 让孩子受益 根据计划,2013年翔业爱心基金会将为百所学校建立“翔业爱心图书室”,根据学校规模、在校人数、硬件条件、学生特点等实际状况,分批提供书籍杂志、电子阅读、视频阅读及其配套的设备,并确保阅读内容的时效性、新鲜性。 “捐赠的所有图书都是翔业集团与专业机构合作而精心挑选出来的,让儿童阅读起来更轻松、更受益。”翔业爱心基金会工作人员说。 此外,翔业爱心基金会还将提供持续的阅读激励活动,如每年从捐赠学校中评选10个优秀图书室。 |